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 > 正文

汕潮揭 “1小时生活圈”加速形成 两市开启合力抱团发展新局面

  • 2021-11-09 10:02:34 来源:南方日报

在加快推动汕潮揭都市圈建设路上,汕头潮州两地的互动交流持续进行,内融外通的脚步不断加速。连日来,省道233线潮汕路(潮州交界—大学路)品质提升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广东省潮汕大桥共建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等,均体现了两市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正在不断深化。

就在近日,汕头市党政代表团到潮州市考察,双方就推动汕潮揭都市圈建设等进行深入交流。这一次交流,是汕头潮州两市加快推动区域融合发展,携手谱写汕潮揭都市圈建设新篇章的重要节点,在为全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路上迈出坚实一步。

融则互利,通则同赢。汕头与潮州地缘相连,文化相承。近年来,汕潮两市以产业合作为基础,以便民惠民为根本,在交通设施、产业协作、环境保护、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合作。

汕潮两市开启合力抱团发展新局面

纵观城市发展格局,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趋势都与大城市圈发展有关,汕潮揭都市圈建设亦是大势所趋。在广东省制定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以汕头为中心大力推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联动梅州都市区协同发展,积极参与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建设”。

11月3日,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市长曾风保率汕头市党政代表团到潮州市考察,与潮州市委书记何晓军、市长何广延就推动汕潮揭都市圈建设等进行深入交流。

温湛滨指出,潮州与汕头地缘相邻、山水相连、人脉相亲、文化相融,本次赴潮州考察就是一次感恩之旅、学习之旅、合作之旅。汕头市党政代表团深入学习潮州在产业发展、旧城改造、文化保护、生态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好经验好做法,为接下来两市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合力抱团发展开启了新局面。

当前,汕头正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加快建设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奋力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在此次交流中,汕头表示,希望两市能够充分整合资源,传承良好合作关系,建立完善统筹协调机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共同推进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文化交流合作、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事实上,交通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纽带,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近年以来,汕汕铁路、漳汕铁路、梅汕高铁、潮汕环线等区域重大交通通道和揭阳潮汕机场、厦深铁路潮汕站、汕头站等区域枢纽的建设,形成了汕潮揭都市圈快速联系粤港澳大湾区等的交通网络,为进一步增强粤东地区整体竞争力、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撑。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共同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对于汕头和潮州而言十分关键。在建设文化资源上,汕头正围绕做好“侨”的文章,织好华侨华人“三张网”、实施“六个行动”、推动“一十百千万”工程,举办“万商共创推进双循环”等活动,打造8条“红色侨乡”特色精品示范线。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汕头正抓住省推进“双十”产业集群建设契机,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促进汕头潮州两市交通体系完善

交通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纽带,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近年以来,汕汕铁路、漳汕铁路、梅汕高铁、潮汕环线等区域重大交通通道和揭阳潮汕机场、厦深铁路潮汕站、汕头站等区域枢纽的建设,形成了汕潮揭都市圈快速联系粤港澳大湾区等的交通网络,为进一步增强粤东地区整体竞争力、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撑。

11月6日,汕头市龙湖区和潮州市潮安区签订广东省潮汕大桥工程共同建设协议书,标志着潮汕大桥项目即将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潮汕大桥的建成,将极大促进汕头、潮州两市交通体系完善,是打造汕潮揭“1小时生活圈”的重要交通基础。

作为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潮汕大桥项目起于汕头市龙湖区泰山北路,向北延伸跨越梅溪河,终点与潮州市潮安区站前路衔接,是连接汕头与潮州市的重点民生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将为潮汕地区人民群众营造更加优越的交通出行环境,助推沿海经济带东翼融合发展。

据悉,大桥采用独塔斜拉桥的形式设计,全长1.44公里,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双向六车道。项目预算总投资5.1亿元,施工工期3年,计划在2024年建成通车。目前,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即将开工。

公众对潮汕大桥的建设都有期盼,两地政府如何协作至关重要。“龙湖区委、区政府将强化责任担当,坚决打好项目建设协同之战,全力支持中建五局的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项目无障碍施工保驾护航,与潮安区委、区政府一道,将潮汕大桥打造成为安全桥、精品桥、幸福桥。”在项目共建签约仪式上,龙湖区委副书记、区长黄晓欢说道。

汕潮揭都市圈的形成,有助于加快城市间多要素互动,意味着在城市规划、产业协作等方面将更加顺利通畅。对此潮安区委书记庄朝惠表示,衷心期望两区依托潮汕大桥建设契机,积极探索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广泛深入地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互利、发展共赢。

潮汕路品质提升改造基本完成

改变持续在发生。近日,省道233线潮汕路(潮州交界—大学路)品质提升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不少汕头市民发现,经过改造,道路通行能力、绿化景观、配套设施均有显著提升。

据悉,本次改造路段全长约7.3公里,起点位于汕头市与潮州市交界处的葫芦市,终点位于与金湖路交叉路口。经过改造,潮汕路全线路面修复,青年路口至金湖路两侧侧分带全部拆除,主线拓宽为双向8车道以及2条非机动车道,通行能力大大提升。

据省道233线潮汕路改造工程项目经理李小锋介绍,针对原潮汕路中央分隔带开口较多,车辆掉头及行人过街频繁且分散的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对潮汕路实施快捷化改造,封闭位于月浦社区月兰路口、阳光花园、岐山客运站路段的多处中央分隔带开口。

“中央分隔带开口的封闭减少了车流交织和车流冲突点,有利于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确保车辆高效、安全通过。”李小锋说道。

同时,改造工程对月浦立交、澄海路、金环北路、金凤路等主要平交口进行优化,在路口设置专用掉头车道,增加标识标牌,完善标线加强车道引导,采取优化信号灯信号配时等措施提高路口通行能力,改善交通拥堵状况。此外,潮汕路沿线还新建了三座人行天桥,满足行人和非机动车横过马路的需求。

绿化景观和配套设施是项目改造一大亮点。目前,潮汕路人行道增设透水混凝土自行车道,并更换仿花岗岩透水砖。

同时,改造工程规范设置树池和隐藏式装饰井盖,原有的小细榕及小叶榄仁等路树统一更换为秋枫树;沿线路灯更换为亮度更高、照明范围更大的新型LED节能灯具。此外,交通配套和港湾式公交站亭等设施也进行了更新完善,还沿线修复了现有雨水、给水系统,增设污水管,实行雨污分流。

■专家解读

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

“汕潮揭是一家,汕头要当好龙头”

近日,汕头潮州两地在交流互动、交通互联等方面动作频频。两市党政代表就推动汕潮揭都市圈建设等进行深入交流,将共同加快推动区域融合发展,携手谱写汕潮揭都市圈建设新篇章,为全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作出积极贡献。南方日报就汕头如何加速推动汕潮揭都市圈建设等相关问题,专访了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

南方日报:近日,汕头潮州两市党政代表进行深入交流。您认为有何重要意义?

陈鸿宇:这是汕头潮州对两市一年来在产业发展、文化交流、民生建设等方面合作的一次总结回顾,并明确了下一步合作的重点领域,对共同构筑汕潮揭都市圈作了全景式展望。

对于汕头而言,这次交流体现了汕头承担起作为经济特区、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使命,体现了汕头在全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加快打造汕潮揭都市圈中的担当,也展现出汕头愿意为粤东人民群众办好实事的责任意识。

南方日报:此次交流中提到,汕头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引领粤东发展的“火车头”。您认为汕头要如何发挥粤东“火车头”作用?

陈鸿宇:汕潮揭都市圈的建设,离不开汕头、潮州、揭阳任何一个城市。汕头是汕潮揭都市圈乃至整个粤东发展的“主引擎”,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较强的实力,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引领带动汕潮揭都市圈发展的“火车头”功能。

首先,要有愿当“火车头”、敢当“火车头”的大局观,为汕潮揭和梅州的整体协调发展想大事、谋大事、办大事。要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不论昨天、今天还是明天,汕潮揭永远是一家”的共识,就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团结凝聚粤东人民群众和国内外潮人,同心协力建设好汕潮揭共同家园。

第二,要发展好汕头本身,让汕头具有“火车头”的带动力。汕头市要成为粤东地区的产业龙头、文化高地、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的供给地,就要努力保持改革开放的锐气,用于自我变革,将汕头打造成为粤东的良好营商环境、良好政治生态、良好人居环境的标杆示范,使粤东各市有可能依托汕头的产业、教育、科技、外经优势,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第三,要构筑好汕潮揭都市圈协调发展的领导体制、协调机制、工作制度。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让汕潮揭都市圈内外深度合作有制度规范,有工作抓手。当前特别要重视推动与汕潮揭同城化相关的重点领域、重要平台和重点项目的规划,特别是交通和民生两个方面。条件成熟的尽快落地开工,条件尚未成熟的,要联手向上向外争取支持。

第四,要高度重视潮文化在汕潮揭发展中的重要纽带功能,汕头当好研究培育传承潮文化的龙头,在建设好潮侨文化、开埠文化的基础上,联手潮州揭阳共同研究好、保护好潮汕文化,并把潮汕文化的共同价值理念渗透到汕潮揭都市圈的教育、科技、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

第五,要发挥汕头市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的“龙头”优势,要自觉谋划、推动汕潮揭都市圈的跨市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联手建设重点产业园区、主要交通设施、水利设施;联手治理生态环境;联手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关系群众生活的热点、堵点、痛点问题。

南方日报:当前,汕头正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在推进汕潮揭都市圈建设的过程中,您认为汕头要如何加快发展工业产业?

陈鸿宇:汕头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一方面要立足于汕头现有的“产业存量”,要重视现有支柱产业、骨干企业的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更重要的是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从外部,也包括从粤东、闽南和大湾区谋取更多的产业、资本、人才资源,特别是创新资源的注入,形成汕头产业体系中新的有竞争力的“产业增量”。才能使这条道路走得更有底气。汕头的“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也是粤东其他地市共同要走的道路,完成自身的工业化,是汕潮揭都市圈不能逾越的发展阶段。

在谋划汕潮揭都市圈重点产业平台时,汕头可以考虑拟议中的“大型临海工业园区”的产业链东延和西延。比如在打造澄海六合现代产业示范片区时,可以结合“澄饶联围”开发,与潮州联手打造更大规模的新兴高端工业园区和新的产业城镇。又比如汕头市区和西部沿海产业带可主动与惠来的“粤东新城”及石化产业项目对接,共同构筑“油气加工—化工材料—精细化工”的石化产业集群。

作为粤东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汕头应该在港口、海运、陆运到空运与其他城市形成深度合作的“前店后网”格局,拓展汕头在生产性服务业和社会事业对韩江流域产业的服务空间。汕头还应该通过发展壮大自身的文旅产业,带动潮汕地区的景观旅游、乡村旅游和华文教育、文化事业等。

■链接

潮汕大桥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

潮汕大桥工程项目是省“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潮汕大桥全长1.44公里,起于汕头市龙湖区泰山北路,向北延伸跨越梅溪河,终点与潮州市潮安区站前路衔接,预算总投资5.1亿元。主线路线全长1.44公里,两侧辅道长0.99公里,设特大桥896.4米/1座,辅道设涵洞1道、平面交叉3处。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兼顾城市主干道功能。

大桥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主线)、40公里/小时(辅道);桥涵设计汽车荷7A3载等级;公路-I级;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余桥涵、路基以J00;路基宽度:60米(含辅道);桥梁宽度:引桥26米、32米(含入行道及非机动车道),主桥35米(含布索区及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0g。

2024年建成通车后,将成为汕潮揭“一小时生活圈”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届时,最快只需一两分钟,便可以从潮州庵埠到达汕头龙湖,而后驶入双向10车道、时速80公里/小时的泰山北路,快速通达汕头市中心城区。(南方日报记者蔡沚彦)

标签: 基本完成 持续进行 内融外通 施工阶段

推荐阅读

抗疫保稳硬核举措 13亿元支农资金提前下达

天津北方网讯:为抗击新冠疫情,充盈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日前,市财政提前下达2022年支农资金13亿元...

全城保供 电商参战 日均投放生活必需品1200吨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本轮疫情发生后,各大电商平台企业发挥线上下单、线下无接触式配送...

疫情防范区乘公交须亮“绿码” 全市地铁间隔调整为10分钟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市公交集团了解到,11日起,防范区域内乘公交健康码查验方式有变化,乘客必须凭手...

检测一线忙碌身影 “暖心午餐”送到核酸采样点

天津北方网讯:昨天上午,北辰区集贤里街开始了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在各社区采样点,医务人员、社区工...

建和菜市场内违法建筑12年拆不掉 机构变了 原有处罚谁来执行

天津北方网讯:日前,和平区五大道街居民向本报热线23602777电话反映,小区门口的建和菜市场存在违法建...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