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 > 正文

东莞城市人活跃度位居新一线城市第3位 优质生活圈打造宜居空间

  • 2021-11-09 09:28:24 来源:南方日报

“在2021年的一级维度指标数据中,东莞能够排进新一线城市TOP10的指标分别为城市人活跃度、未来可塑性。其中城市人活跃度位居新一线城市第3位、全国城市第7位。未来可塑性位居新一线城市第9位、全国城市第13位。”

近日,不少东莞人的朋友圈被《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刷屏。聚光灯再一次投射到东莞,只不过这一次的名片主角,并非为人所熟知的制造名城,而是城市背后源源不断的生机——人。

这是一座年轻人聚集的活力都市,越来越多的“后浪”正源源不断涌入东莞。联通数科智慧足迹的数据显示,东莞外来工作人口数量,高居新一线城市第2位、全国城市第6位。

这些在东莞工作的外来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年轻人。相关报告显示,目前东莞人口的平均年龄只有33.4岁,其中16—35岁青年群体中外来青年占比超九成。由此可见,东莞坐拥“城市人活跃度位居新一线城市第3位、全国城市第7位”的排名,绝非浪得虚名。

年轻人为什么选择了东莞?答案不言而喻。

作为制造名城,东莞早已名声在外。从产业协同发展到各领域竞相开花,彰显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城市的魅力,在城市规模扩张、产业多点驱动、文娱生活充实丰富等多元因素的加持下,绽放光芒,人口辐射、城市发展也由此形成正向循环。

根据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求被分为递进的五级金字塔,自底向上分别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以年轻人需求为服务目标和拆解对象,这一理论在现代生活得到沿袭。而在东莞,马斯洛需求层次中各层次需求得以充分实现。以马斯洛理论为纲,将年轻人的核心需求分为三层次:生存、关系、发展,不难发现年轻人的需求正与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呼应契合。

满足生存需求

优质生活圈打造宜居空间

作为千万级人口城市,东莞有着充分且优越的安全保障。

“参加共享菜园活动,能带来更多快乐。”在石龙镇中山西社区,一片占地300多平方米“共享菜园”成了街坊刘先生的“开心菜园”。社区负责人介绍,这片菜园由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楼顶规划建设而来,定期邀请社区残疾人志愿者、热心街坊进行种植采摘。存有智力缺陷的刘先生,就在志愿者的介绍下,被“微友邻”App上的菜园图片吸引,参与活动、劳动交友,人也变得开朗了。

这片种出“邻里情”的“共享菜园”是东莞推动社会治理工作的一个生动案例。东莞被列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以来,不断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模式机制。一个个社会治理创新项目打通市域社会治理的“微血管”,多元社会主体,多方协同参与,矛盾纠纷前端化解,平安文化深入人心。值得一提的是,东莞连续五届入选全国文明城市,获得全国综治最高荣誉“长安杯”,捧回中国法治政府奖,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除了将社会风险消除于萌芽,东莞的民生福祉也持续得到了改善。

十年前,初到东莞的快递员李阳和妻子为了生计奔波,租住在厚街镇一位本地人的自建小楼里,房东“不仅给家里送菜、送蛋,连孩子上幼儿园都帮忙操心”,这让李阳感受到了“友善之城”的暖意。不只是邻里关系,李阳对东莞的城市环境、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及政策都很看好,他说:“我非常喜欢东莞,我也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留在东莞!”

在东莞,有许多像李阳一样的年轻人被这座城市的“友善”和“包容”气质深深吸引。近年来,东莞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交通五个领域,优化学位、病床位、养老床位、岗位、停车位“民生五位”供给。此外,东莞是全国拥有最多便利店的城市,几乎覆盖全域的便利店满足经营者的补货诉求、消费者的应急需要,还凸显着维护城市安全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城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也为年轻人收入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数据显示,1978年东莞城镇在岗职工工资474元、农村居民收入149元,2020年城镇居民收入58052元,农村居民收入达38827元。

“东莞留给年轻人的机会很多,发展潜力更大。”这是青年艺术家徐龙彪在东莞的第四个年头,已经决心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他在东莞这片土地上学习沉淀,不仅创作出了更多作品,还借助东莞市文化馆的“圆梦行动”平台开了个人首个油画作品展。

近年来,东莞发现、挖掘、培育了一批像徐龙彪一样具有优秀艺术才能的青年人,推出了一批艺术力作,助力他们实现艺术梦想。另一方面,这座城市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也滋养着在这里生活的年轻人:从威震南粤的东江纵队到激励图强的虎门炮台,从声名远扬的宏远CBA“十一冠王”到东京奥运崭露头角的三人篮球赛杨舒予,从味道鲜美的烧鹅濑粉到鲜嫩柔软的中堂鱼包……

回应关系需求

平台城市促进价值共享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广深,东莞能提供资源交互和价值创造的关系平台。

这里聚集产业,多元市场主体促进正反馈连接。

2018年8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邱杰初到大朗镇水平村,就感受到了这片科研热土的魅力。“你会感觉到,接触的都是世界最前沿的技术,比如散裂中子源,在建的南方光源。还有深圳光明科学城等。”他扬起双手说,“这里的科研平台让人大开眼界!”

正如邱杰所说,东莞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引发“磁场效应”,吸引着全世界先进的科研机构和高端人才慕名前来。2020年,东莞市场主体超过134万户,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1万家,比2015年翻一番,跃升至全国第二;高新技术企业总数6381家,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如此多的优质企业,意味着上下游企业以及各行各业的人才汇聚于此,同时形成高质量的互动,产生极强的正外部性和溢出效应,从而形成生态的正反馈,实现多赢局面。

这里连接人才,促进参与者高质量互动。

在上千平方米的车间里,多台高精密机器正在高速运转,“莞邑工匠”程明在车间里操控着机器……在公司的鼓励和政府的引导下,程明经过十年的学习和实践,从设备维修技工开始不断学习通关,如今已是生益科技的设备资深高级技师,同时也是一名高级电气工程师。程明告诉记者,东莞给技能人才提供的“大舞台”是他喜欢东莞、扎根东莞的重要原因。

目前,东莞人才总量超过258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超过18万人。省创新科研团队38个,总数量居全省地级市第一。除了科技创新产业,东莞是一座制造业城市,拥有近66万家企业,需要大量的技工和普工。截至2021年9月,东莞技能劳动者累计达125万人,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23.8%。东莞已开发108个技能培训标准规范,预计今年年底达到110个,完成各类学历技能素质提升培训164万人。在这座城市,更多的年轻人成才成长空间逐步释放。

这里链接资源,促进城市共同进化共同繁荣。

来自香港的“80后”创客青年谢智衡,是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博士、生物医学工程硕士。谢智衡在香港数码港创立妙智科技,专注智能外科软件和机器人研发。随着业务的发展,妙智科技选择将公司落地在东莞松山湖。随后,妙智科技凭借手术机器人,从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到北京304医院、广州南方医院等60多家医院,唱了一场精彩的圆梦大戏。

近年来,妙智科技所在松山湖驶入发展“快车道”,为创新创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东莞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产业配套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成本洼地效应明显。2021年4月,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全面启动,一座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抢占了创新制高点,一个个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着科技成果转化,一个个资源共享场景为湾区城市群建设提供互动窗口。

释放发展需求

创新驱动助力梦想生根

创新创业氛围浓,东莞有着充沛的发展机会。

“我们在松山湖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我原来的预期。”东莞记忆存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宗铭说。2012年12月,东莞记忆存储科技有限公司在松山湖成立,随后通过不断实施技术升级改造、产品创新,当前,东莞记忆科技在新技术、工艺、新产品开发上均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进步,并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服务器制造厂家,公司的整机生产规模在广东省、在国内均处于领先地位。贾宗铭说:“相信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我能想象在这片天地更辽阔的未来。”

像东莞记忆科技一样的创业故事不断地在东莞上演。如今,面对数字化浪潮,东莞借助信息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建设东部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银瓶高端装备产业基地、临深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推动东莞制造向东莞智造转型。以制造业为主干,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实现融合发展,创造出更多可能、激发了巨大动能。

这座城市何以成为青年创客的心仪之地?几名松山湖的年轻创业者给出了答案:创新氛围浓厚,有许多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帮扶政策好,当地为创业企业提供“保姆式”“一站式”服务。在此背景下,依托地方特色与产业优势,东莞外贸外资企业云集,几十年来形成了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

“来东莞创业是一个明智且幸运的选择。”在东莞先知大数据有限公司创始人余旸看来,东莞充满活力,是一座很年轻的城市。并且东莞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工业链条全,在工业互联网方向也具有较大优势。包容的文化、深厚的文化积淀,亲密且清廉的政商关系等因素使他选择了东莞。

东莞不但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新兴职业前景也非常好。

“挺有意思的,比如网络直播中,特色农产品就通过供应链技术串联起各环节,并将其销往各地。”谈起供应链管理,东莞市技师学院学生蔡丽榆津津乐道于该领域广泛的运用场景,“如果有机会,未来会考虑从事供应链管理师一职。”

像供应链管理师这样的新兴职业,就是植根于东莞智能制造的发展土壤的环境中应运而生的。另一方面,随着数字经济成为东莞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也带动了不少就业岗位。共青团东莞市委员会、南方城市智库、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共同推出的《东莞青年发展调研报告》就对对东莞数字经济新媒体从业人员开展了调查。报告显示,东莞新媒体从业人员共43万人,超过65%的新媒体从业人员年龄在29岁以下,以男性青年为主。其中,数字经济新媒体从业人员达26万人,是东莞新媒体从业人员的中坚力量,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配套服务和电商、跨境电商类领域,占比达72%。

一批有志向的年轻人赶来这片沃土,干事业,圆梦想,促进自我实现,越来越多年轻人在东莞开启了奋发有为的新篇章。

围绕“人”这一核心要素,东莞提升宜居宜业氛围,紧紧扭住打造优质创新创业环境这个“牛鼻子”,培育“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有志向的年轻人干事业有归属,有本事的年轻人有舞台敢进取。在与这座城市交融的过程中,年轻人为城市发展注入源头活水的同时,其生存需求、关系需求、发展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在这个美好家园中,人与城市共生共荣,每个个体都能感受到真切而实在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施展空间

■对话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江: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施展空间

南方日报:在你看来,东莞给年轻人提供了怎样的发展机会?

林江: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东莞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年轻人在东莞人口结构当中所占的比重最高,意味着这个城市充满了活力和朝气,这将继续吸引全国各地更多的年轻人前来东莞创业和工作,而东莞也将为这些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文化、娱乐等适合年轻人生活方式的经济形态将成为东莞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也同时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为年轻人度身定做相关的产业,从而为东莞创造出更多GDP的同时,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东莞四通八达的交通基础设施以及便利店数量最多而且最为集聚,这样的城市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对于年轻人创业和积极拓展自己的事业空间意义深远。

南方日报:在谋求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更加年轻化的人口结构给东莞带来哪些优势?

林江:年轻人集聚,而且数量庞大,将形成重要的消费群体,年轻人消费升级的意愿强烈,也会给东莞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压力和动力。

年轻人是东莞最重要的就业群体。随着东莞的经济转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投身于文化创意产业、金融创新、技术创新的产业,同时,年轻人对住房、教育、文化等需求也较为殷切,将为东莞的数字经济转型和新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更加年轻化的人口结构预示东莞的劳动生产率将持续提高。事实上,年轻人学习能力强、对新事物、新产品、新服务的接受能力强,这将鼓励更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选择东莞、聚焦东莞,为东莞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服务。

南方日报:目前东莞在吸引年轻人就业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林江:目前东莞正在从加工制造业中心向先进制造业中心升级,在升级没有完成之前,东莞在提供与年轻人的兴趣、爱好相关的就业岗位可能相对有限。

受疫情影响,东莞的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东莞的年轻人会感到缺少与他们的兴趣爱好相关的活动,尽管疫情影响的不仅仅是东莞,但是东莞的年轻人群体较为集中,疫情背景下东莞要吸引年轻人就业,难度就会变得更大。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东莞经济下行压力随之加大,随着教育培训行业、游戏产业、房地产行业受到一定的冲击,东莞市场为年轻人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就相应减少,加上近年来中山、江门、佛山等城市也在大力吸引人才,特别是年轻人前去落户和工作,也对东莞吸引年轻人就业形成一定的竞争压力。

南方日报:为提升发展活力,吸引年轻人来莞,你认为东莞还需要怎么做?

林江:一是切实加快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让更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项目进驻东莞,为东莞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是为年轻人排忧解难。不少年轻人到东莞工作就业之时,缺少工作经验,在东莞也没有更多的朋友和交际圈,东莞需要为这些年轻人解决包括婚育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同时还需要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进修学习机会以及提升自己工作能力的机会。

三是要不断完善营商环境,从而让年轻人放手进行创业,为东莞的未来出力。此外,东莞需要继续在基础教育、医疗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上加大力度,让年轻人解除个人和家庭的后顾之忧。(撰文:龚菊薛屏龚名扬统筹:郭文君策划:靳延明)

标签: 宜居空间 优质生活圈 发展轨迹 核心需求

推荐阅读

东莞迈向和谐善治新高地 不断提升市域执法效能和司法水平

平安是微小到报修后路灯暗了复亮的欣慰;平安是核酸检测结束后扫楼查漏时的心安;平安还是对黑恶势力重拳...

广西重大项目建设吹响“冲锋号”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月10日,我区举行2022年一季度全区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活动以现场+视频的方式召开,主会场设在柳...

英德横石水镇新星村网格化服务管理见实效 帮助更多群众办好事实事

为使村级实现接诉即办,闭环处理,英德市横石水镇新星村在全镇率先实行网格化社会治理,成效明显。该村...

2021年莆田市新增公园绿地面积70.2公顷 完成35个口袋公园、25处立体绿化

据莆田市园林管理局透露,2021年,莆田市新增公园绿地面积70 2公顷,新建或改造提升绿道40 1公里,完...

云南省启动“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 多层次全方位满足广大群众过年需求

2022年1月10日,云南省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云南分会场举行了启动仪式。云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冯震...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