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国家级高新区,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双轮驱动是标配。11月1日,《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下称《高新区条例》)颁布实施,正式吹响汕头高新区在法治轨道上高质量发展的号角,汕头高新区的创新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近年来,汕头高新区坚持在创新资源要素集聚、科技经济结合紧密、创新创业生态优良、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知识产权规范保护等方面先行探索示范,积累形成了一大批有利于高新区建设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
定位明确才能有的放矢,靶向发力。近日,汕头市委提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新格局思路,进一步明确“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主攻方向。在此背景下,作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载体,汕头高新区将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加快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地。
加速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开放创新,是高新区鲜明的特色之一。作为粤东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汕头高新区于1992年筹办,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区,2017年经国务院批复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历经20多年发展,汕头高新区旧貌换新颜。而随着培育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不断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发展,汕头高新区蓄备了巨大的发展势能,活力正在激发,潜能正在释放。
细看汕头高新区的发展之路,聚焦细分领域为目标的小而精经济,正成为汕头高新区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
聚焦高和新,汕头高新区做大做优主导产业,围绕5G智能制造、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医药产业,有针对性引进和扶持现有企业做强做大,重点引进和培养行业“瞪羚企业”。
从一组数据可以看出——
今年,汕头高新区续建和在谈重点项目28个、总投资50多亿元。其中,5G产业园项目8个、总投资17.6亿元以上,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47亿元以上。组织推进投资总额为23.98亿元的17个重点项目建设,包括智能化专用车辆制造、全自动金属制罐系列装备产业化制造等7个新开工的产业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总投资9.58亿元,今年完成投资近1亿元。
数字无形,而变化有形。在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不到5年的时间内,汕头高新区着力于聚资源、建平台,已有国家级孵化器1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家,在孵企业300多家,研发机构30个。
汕头高新区的发展,不仅要高速的,更要高质的。当前,汕头高新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核心定位,聚资源、建平台,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在科创平台加速建设上,高新区科创中心、“智造云谷”、华南技术转移中心粤东分中心、汕头-华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运营发展,并推动汕头产业技术研究院、汕头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等平台加速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汕头高新区再添一个国字号招牌——汕头高新区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创新型产业集群纳入科技部火炬中心2021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名单,为全省4个试点单位之一。5G智能制造创新产业集群也在加速建设中。
产学研合作,方可共拓新蓝海。据悉,汕头高新区管委会已与浙江大学、同行网络公司举行政产学研战略合作签约,推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等领域合作。
与此同时,汕头高新区还持续推进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核心区建设,加强对外科技创新、人才、优势产业的合作,配合推进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和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建设。
惠企引才支撑区域创新发展
产业项目选择在何处落地,往往是最敏锐的,是什么让重点项目和智能化产业蜂拥进入汕头高新区?
这就不得不提到深汕两地的深度协作。新年伊始,深汕两市人民政府签署深度协作框架协议。随即在今年4月,汕头高新区与深圳高新区也签订了深度协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推动深汕深度协作落地落实。
在建立起深汕高新区深度协作机制后,汕头高新区积极推动项目和平台合作,永裕光电、智汇云等一批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项目在此落地集聚。
事实上,汕头高新区的发展,既与深汕协作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相关,也与其自身的善谋善为分不开。更多重点项目落地汕头高新区,靠的不仅是技术和市场,更离不开像空气、阳光一样的政策环境。
今年3月,汕头高新区出台《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快创新驱动促进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聚焦汕头高新区重点发展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加大对创新绩效的正向激励,加快培育行业领军企业,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该措施内容包括鼓励企业研发创新、扶持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扶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发展、支持市场采购出口、支持企业扩大进口、支持跨境电商进出口等共计25条措施,对符合条件的入区企业予以资金扶持奖励。
与此同时,汕头高新区多年实践得出的现实经验表明,创新要靠人才和技术来支撑。
对此,汕头高新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出台了《汕头高新区关于促进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及其配套政策,真金白银奖补人才引进、培训和人才关怀。此外,汕头高新区事业单位引进博士研究生10名和硕士研究生10名,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根据《高新区条例》,汕头高新区还将鼓励企业和其他组织开展技术研发、人才培训等活动;制定高新区内的企业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各种激励机制,设立各类奖励制度,支持企业研发能力建设,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除了政策扶持带来的机会,汕头高新区成为项目投资的热土,与其积极推进园区开发建设、布局土地资源新赛道分不开。
据悉,今年以来,汕头高新区加快土地征收出让,组织实施出让产业用地5宗112亩,整理待出让用地约83亩,积极配合推进985亩土地征收工作。
作为汕头全市3个低效产业用地“工改工”率先试点区域之一,汕头高新区把“工改工”作为破解空间不足的有效途径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抓手,积极向企业宣传“工改工”政策,已有汕头5家企业约203亩低效产业用地列入改造计划。
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上,高新区内学成路、学院路已竣工通车,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核心区)、莲塘工业区道路及配套建设2个基建项目正加速推进。
■专访
汕头高新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林锡波:
“科技创新是主业中的主业”
11月1日,《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下称《高新区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对于在法治轨道上保障汕头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新高地,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新格局,建设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助推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具有重要意义。围绕汕头高新区的发展定位及《高新区条例》的颁布实施,南方日报专访了汕头高新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林锡波。
南方日报:当前,汕头正切实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汕头高新区如何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做大做强创新产业发展?
林锡波:科技创新是汕头高新区主业中的主业,也是高新区的标签及最大优势,汕头市委、市政府对高新区的定位就是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地。《高新区条例》为汕头高新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创新创业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下来我们将按照汕头市委、市政府对高新区的定位,落实汕头市委主要领导调研高新区精神,围绕汕头市委、市政府“三新两特一新”产业布局,做强做大创新主业。
一是抓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绿色科技创新为支撑,实施绿色发展行动方案,解决经济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的关系,实现规模做大、质量提升、生态达标。
二是抓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推动“汕头高新区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该产业集群已纳入科技部火炬中心2021年度试点名单,为全省4个国家级试点之一。加快培育5G智能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智汇云泛智能产品的研发及生产制造、食品包装5G智能生产线、5G智能多物料成形生产线项目等一批5G产业项目先后落户,总投资约5.4亿元。
三是抓科技创新发展主体培育。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高新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75家,力争5年内翻一倍达到150家。培育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完善覆盖创业团队、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梯次培育机制,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实现“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
四是抓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大力推进高新区科创中心、“智造云谷”、华南技术转移中心粤东分中心、汕头—华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运营发展,与省科学院共建汕头产业技术研究院,与相关单位共建军民融合创新服务平台。
五是抓产学研协同合作。以企业为主体,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深度合作,加强与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等国内外高校和重大科研平台联系合作,在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核心区共建大学科技园。
六是抓营商环境优化。推动《加快创新驱动促进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促进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科技专项贷扶持措施》等一系列惠企政策措施,加快出台“工改工”奖补政策,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建设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和企业服务“云平台”,使高新区成为政策优惠、生态良好、人才聚集、充满活力的投资创业首选地,促进高新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集聚。
南方日报:你在《高新区条例》颁布后提到,《高新区条例》将破解高新区产业发展用地难题。接下来,高新区将如何做好土地开发建设?以及如何推动西片区高标准规划发展?
林锡波:目前,制约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最大的问题是产业用地问题。《高新区条例》明确高新区对土地利用依法实施管理,汕头市人民政府对高新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给予倾斜,优先保障高新区产业及基础设施配套等用地需求,高新区对区内国有土地依法实施供应,从法律层面解决了高新区用地难题、保障了产业用地供应。接下来,高新区将发挥《高新区条例》保障作用,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思路,破解土地供应不足瓶颈。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目前高新区已经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大纲编制工作,围绕“5G智能制造、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和创新孵化平台建设,科学规划高新区产业空间布局,构建重点明确、布局合理、协调有序的区域产业体系。
二是增加用地供应。为推进现代产业用地供应工作,结合产业发展需要,高新区管委会出台了《汕头高新区现代产业用地供应办法》,明确产业项目认定申报管理、用地供应管理、产业发展监督等主要内容,并给予现代产业用地一定的地价优惠,促进产业用地供应与产业导向相适应,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三是推动低效产业用地再利用。作为全市3个低效产业用地“工改工”率先试点区域之一,高新区把“工改工”作为破解空间不足的有效途径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抓手,积极向企业宣传“工改工”政策,引导企业开展自主改造,全面清理、整合提升高新区低效产业用地。根据摸查情况,选择汕头高新区(西片)荣升科技园、叠金工业区作为高新区“工改工”示范点,两个片区规划用地总面积约1232亩。结合企业改造意愿,确定高新区“工改工”示范项目5个,均为国有土地上企业自主改造项目,用地总面积约202.60亩,现状容积率约0.8—1.5,计划改造后将容积率提高到2.0以上,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产业发展新空间、新动能,助力园区产业转型升级。
南方日报:日前,汕头提出重点发展“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布局思路。高新区将如何把握《条例》出台的重大利好,结合“三新两特一大”做好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林锡波:新出台的《高新区条例》明确要求高新区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汕头市委、市政府在日前提出的“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布局思路,与高新区聚焦发力的“5G智能制造、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四大产业领域高度契合,“汕头高新区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创新型产业集群”纳入科技部火炬中心2021年度试点名单,以汕头高新区为核心区的汕头5G产业园列入广东省5G产业园区名单。接下来,高新区将围绕“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按照汕头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凝心聚力抓产业,夯实发展根基。
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一把手”招商,围绕汕头市“三新两特一新”布局,加快5G智能制造、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重点引进5G标杆企业,用好招商引资重点产业项目奖励办法,着力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的优质项目。发挥专职招商队伍作用,积极对接大湾区优质平台、企业,深入推进深汕高新区深度协作,重点引进和培育行业“专精特新”和“瞪羚企业”,推动企业“小升规”“规上市”,做大做优产业板块。近期组织出让产业用地112亩,新引进项目5个,计划总投资额超8亿元,预计投产后年贡献税收超4000万元。
另一方面,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落实主要领导牵头的专班负责制,每周一调度,每月一督查,加快推进在建11个产业项目施工进度,尽快达产。对竣工投产的产业项目和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进一步加强跟踪服务,推动项目早见效益。截至9月,已开工项目8个,竣工项目2个,总投资约10.5亿元。其中产业项目6个,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总投资6.3亿元;基础设施项目4个,总投资4.2亿元。同时,积极争取新增中央投资、政府专项债、特别国债等支持,加快推进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和莲塘工业区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总投资9.1亿元的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核心区)、莲塘工业区道路及配套建设2个基建项目一期工程年底前部分路段竣工试通车。
南方日报:今年以来,汕头高新区相继出台“创新25条”“人才新政12条”等措施,为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地注入新动能。请问汕头高新区接下来将如何打好政策组合拳,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林锡波:《高新区条例》规定,“管委会应当制定高新区内的企业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各种激励机制,设立各类奖励制度,支持企业研发能力建设,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以来,高新区配套政策作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对实施的政策措施进行梳理,重点针对集聚产业、创新要素以及解决企业项目、资金、人才等问题,修订出台《关于加快创新驱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促进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和《科技专项贷扶持措施》,吸引高新技术、人才、项目、资金等创新资源集聚发展,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难题。同时,出台《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代产业目录》和《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代产业用地供应办法》等政策,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推动汕头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已出台政策措施的宣传引导,持续释放惠企引才政策红利,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激发高新区新一轮创新发展活力,推动《高新区条例》的深入实施,形成法律条款、制定配套细则、部署具体任务“三部曲”,促进高新区全面迈上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要结合《高新区条例》研究和制定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包括明晰高新区权责清单、优化人才政策、修订创新政策等。近期将谋划一系列有利于推动“工改工”的政策措施,提高各类企业主体参与低效产业用地改造的积极性与信心,以政策新活力提升“工改工”新动力。(南方日报记者蔡沚彦)
平安是微小到报修后路灯暗了复亮的欣慰;平安是核酸检测结束后扫楼查漏时的心安;平安还是对黑恶势力重拳...
1月10日,我区举行2022年一季度全区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活动以现场+视频的方式召开,主会场设在柳...
为使村级实现接诉即办,闭环处理,英德市横石水镇新星村在全镇率先实行网格化社会治理,成效明显。该村...
据莆田市园林管理局透露,2021年,莆田市新增公园绿地面积70 2公顷,新建或改造提升绿道40 1公里,完...
2022年1月10日,云南省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云南分会场举行了启动仪式。云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冯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