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正文

2021全国文采会东莞站意向成交156单 非遗传承打造湾区文化“交流场”

  • 2021-12-07 09:18:53 来源:南方日报

12月5日,2021全国文采会东莞站——2021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东莞)采购会(下称“文采会”)圆满落幕。为期三天的文采会带来了一场文旅行业盛会,成为市民心目中精彩纷呈的购物嘉年华。截至12月5日下午5时,本届文采会意向成交156单、成交金额7492万元。

本届文采会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承办,中国文化馆协会、中国文化馆协会摄影委员会协办,东莞市文化馆执行。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统一部署,本届文采会是全国三大区域文采会之一,全方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效能,高规格推动湾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画”出一个湾区共享文化圈。“这次文采会搭建了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需对接的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办成了广大市民的嘉年华,成为展会利民、文化惠民的生动实践。”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说。

双线配合

文采会成果丰硕

本届文采会立足往年经验,突出线下、重视线上,通过双线配合的形式打造一场全域嘉年华。文采会期间,线上湾区文采会入驻商家积累达482家,其中非遗商家入驻超过100家,非遗墟市线上线下3天营业额超30万元。

“通过政府的层层筛选,出现在文采会的企业都比较优质,增强了我们在市场中的认可度。我们是一家东莞本土企业,文采会让我足不出户就能对接省内外资源,线上的展示还能吸引来上海博物馆等单位的合作。”莞邑木子美学相关负责人黄小东告诉记者。

莞邑木子美学常年开设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相关的文化技术交流课程,模特身上的服装、头饰、妆面都是原创手工打造,在当地已小有名气,曾登上《国家宝藏》、中国国际时装周、西安大唐不夜城等多个平台走秀展示。据介绍,该公司一天时间内就与各类公司签订合作意向协议书,金额200多万元。

“接下来我们要推荐的商品是……”“我们刚刚了解了东莞的……”在东莞市文化馆右边有一排特殊的展台,每一个小展台都是一间专业的直播间,来自不同领域的网红达人正在直播带货。本次文采会除了线下展位,组委会还与各大平台合作打造文采会数字化整体项目——“云购物云展播”专题推介,为企业设立线上摊位,提供专门的云上开店、运营等教学培训,并推出为期一年的推介优惠活动,加大文旅体产品推介力度,持续文采会的热度。

“对本次签约很满意,广东省汉企联公益基金会、湖南广电《赢在孩子》栏目组等采购单位,在赛事组织、文化推广服务、品牌策划方面跟我们签约了。”广东金画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邓国锋先生说道。

非遗传承

打造湾区文化“交流场”

非遗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历史积淀和人文情怀,本次文采会主办方继续擦亮粤港澳非遗墟市城际联盟品牌,邀请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和广东各地级市主要非遗项目、文创产品参加文采会,举办一系列线上线下非遗展示展销、非遗课堂、非遗体验等活动,助力人文湾区建设。

此外,东莞文化四季第三季“非遗季”十大主题活动之一、2021年东莞非遗购物节也将同期在文采会期间举行。为期3天的非遗购物节线上引入电商平台进行优惠促销,线下则以粤港澳(东莞)非遗墟市为主要场地,为市民参与活动提供丰富途径。

“非常惊喜,可以一条龙看到麒麟、舞狮等非遗项目,第一次亲眼看到莞香的原材料,感觉非常神奇,一个小小的木头竟然可以如此的香。”初一学生丘传雷惊叹道。湾区非遗在文采会现场大放异彩,展示出经历史淬炼过依然动人的文化图景。

百花齐放是文化发展最好的路径之一,在本届文采会,湾区非遗文化并非是唯一主角。其间,2021—2023年度“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授牌仪式和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交流活动成功举办,并设立“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展区,省内各市将组织民间文化艺术代表性项目参加文采会,开展美丽乡村特色文化展示和交流推介。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非只是政府职责,在文采会活动现场能够看到很多为发扬传统文化而默默努力的个人,“刺绣是我们的主要产品,我们是本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东莞文化元素。”名绣世家负责人蔡小苹介绍。名绣世家是第一次参与文采会,“我们前几年就知道这个平台,但是没有来得及报名,今年很早就准备,终于站上了文采会的舞台。”蔡小苹说。

蔡小平出身广东潮州刺绣世家,2012年创办了“名绣世家”,致力于传承粤秀之精髓,用传统文化诠释艺术之美、展示中国文化魅力。“希望通过文采会的平台展示东莞的刺绣水平和文化,以文采会为起点走向湾区甚至全国。”蔡小苹说道。

把脉问策

构建湾区学术交流平台

丰富多彩的文化给文采会带来了人气,深度专业的学术则为文采会增添才气。本届文采会组委会为文旅从业人员精心策划了3场围绕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东莞圆桌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旗峰山对话”大湾区超级文创IP交流沙龙、2021研学旅行产品交流会。

在以打造文化旅游体验为核心的时代,超级文创IP成为每一个旅游目的地的迫切需求。文旅目的地如何利用文化资源进行IP打造和创新应用?东莞市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上需要作何种努力?非遗产业化发展之路到底该怎么走?在东莞圆桌会“旗峰山对话”超级文创IP沙龙中,你或许能找到答案。

“我们要关注各地文采会从阶段性展示的窗口,如何深耕并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变成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首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交流会上,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杨乘虎对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看法。

在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招考改革的推动下,研学旅行受到越来越多中小学的青睐,成为教育与旅游的跨界新宠、探索“文旅+教育”的新范式。在2021粤港澳研学旅行产品交流会中,专家带来了鲜活案例,对如何平衡研学旅行中的学与游、如何把握市场机遇等问题进行探讨,探索研学旅行实践的新路径、新思维与新方法。

活泼生动的讲演、探讨,特色鲜明的案例分享以及专业的专家指导,东莞圆桌会给文采会带来了信息量满满的头脑风暴,在推动大湾区交流、学术水平发展的同时,为文采会打造属于自己的专业学术交流平台,为文采会提升专业性和公信力而助力。

对接需求

营造全民公共文化氛围

文采会第二天正值周六,文化馆门口舞台周围站满了观众,舞台上一名表演者在进行乐器表演。3天时间里,这样的文艺表演持续上演……

“每一年文采会我都会参加,就住在东莞文化馆旁边,这真的是开在家门口的文化嘉年华。”孙先生说,文采会开幕当天一大早就带着孙子前来文化馆逛会。他表示,这几年东莞大力发展品质文化,希望像文采会这样的活动能够越办越好。

今年文采会以“共建共享畅享湾区文化”为主题,打造全民畅享公共文化的平台,不仅要市民逛得开心,也要参展商和供应商合作得舒心。“我是第一次参加文采会,从专业角度来说,文采会整体上色彩搭配得非常好。”黄小姐是一家广告公司员工,来文采会是想看看同行有没有好的创意,并达成合作。

全民畅享公共文化,要让每一个群体都能受到公共文化的福利。在文采会现场,东莞市残疾人托养中心的展台上展出了中心残疾人的手工作品,每一个作品后都有一张写着编号的名片。“这些名片是为了在作品卖出后,方便我们把相应收入直接给到作者本人,这些莞草编织作品昨天供不应求。”该中心工作人员刘美华说。

文采会以11个展馆设置,将全民畅享公共文化的概念融入其中,城市艺术TIME表演、非遗展厅里的公益课程、非遗墟市中传来的腊肠香……这一切都构成了文采会的全民共享文化图。

目前,东莞正站在“双万”新起点上,要建设与之匹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营造强烈的公共文化氛围。每年都与大家相约的文采会是东莞公共文旅服务品牌,为全民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畅享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重要平台,也成为大湾区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延伸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文采会举办圆桌会邀请专家共议新思路新方法

岭南之冬,温暖如春。12月3日,文采会开幕式在东莞市文化馆举行。当天下午,在悠扬的小提琴声中,文采会首场圆桌与大家见面,主题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

“广东不断加快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进程,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更加深入,尤其在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本次圆桌会围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这一主题,紧扣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前沿理论,对推动广东省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红说。

借文采会的东风,东莞汇聚群贤,围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典型案例、现状难题等群策群力,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共探社会参与更多路径

本次圆桌对话选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4个核心话题进行讨论,可以总结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最有力的抓手——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最具争议的模式——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委托运营、最普遍的形式——文化志愿服务和最新的挑战——创新监管方式。

“我们要关注各地文采会从一个阶段性的展示的窗口,如何能够深耕植入到我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径上,变成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文采会年年举办,不断创造新的景观,我们期待看到文采会在推动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的机理和规制方面的创新和突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杨乘虎在线上参与圆桌会时表示。

武汉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彭雷霆认为,当前,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存在购买力量、承接主体和购买方式三方面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解决需要从政府机构的观念更新、承接主体的孵化培育和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三方面着力。

在基层文化设施委托运营方面,东莞图书馆馆长李东来认为有四方面的因素需要考量,包括委托运营机构的动力来源、委托运营的领域和范围、政府机构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和机构发展的短期和长远问题。

基层文化设施委托运营如何创新监管方式?文化馆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沈泉生认为,创新监管方式首先要更新观念,购买是一种经济行为,“监管渠道、程序等都要按照经济规律,此外要制定规范性文本,并且依托先进的数字化手段。”沈泉生补充说。

此外,几位专家就文化志愿者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中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整合湾区社会参与经验

本次圆桌会邀请了广东在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方面具有代表性的5个地区代表进行主题分享,将湾区经验带向全国。

广州黄埔区通过“建好”“管好”“用好”三个关键词,分享了近五年在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空间建设运营的经验做法,展示了“黄埔样本”的丰富内涵;深圳龙岗区在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中的“1+N”政策体系(1个综合指导、N个配套具体实操指引)等做法,体现了龙岗区全面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决心和力度;东莞市文化馆秉持“开门办馆、多元服务”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实践,希望能像磁铁一样将社会文化资源力量凝聚起来,共同为公共文化服务发力;中山市借助图文总分馆体系,将多元优质的社会文化资源空间串珠成链、收编入册,为新型文化服务空间运作管理提供很好的经验做法;韶关乳源县通过建立非遗文创孵化联盟,把文创设计师、非遗传承人、绣娘、美术教师等民间文化领域从业者以及文化企业代表等力量汇聚起来,大力挖掘和活化利用乳源瑶绣文化资源……

2020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委托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东莞市文化馆)开展广东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实践及机制研究。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正确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形成若干的政策性措施,为广东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同时给全国同行提供参考。

面向“十四五”,加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是高质量发展大势所趋,本次圆桌会对于总结广东经验、提供湾区交流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提供东莞社会参与样本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是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东莞市政府办公室二级调研员黄福泉说。

经过多年积累,东莞逐步打响粤港澳大湾区文采会品牌,搭建区域性的文、旅、体服务平台;不断壮大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创新文化志愿服务品牌,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扩大社会力量的参与范围和服务水平。本次圆桌会上,东莞“社会参与”样本为大家提供了新的方向。

2019年底,东莞市文化馆被文化和旅游部授牌为文化馆行业唯一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也是全国25个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之一。这不仅使东莞市文化馆称为文化馆行业的明星,也从侧面肯定了东莞多年来积极打造“品质文化之都”的阶段性成果,成为东莞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缩影。

东莞市文化馆新馆启用时就秉持“开门办馆、多元服务”发展理念。2016年3月18日,东莞市文化馆新馆——东莞市民艺术中心正式启用。为激活用好这座场馆的资源,东莞市文化馆利用场馆空间优势,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服务,根据统计,2017年场馆使用的各项数据是2016年的两倍多。

2018年,东莞市文化馆着力于搭建一个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对接平台——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会,将社会优质资源与镇街服务需求进行有效对接,在满足基层对优质文化服务需求的同时,激发文化产业活力。

今年东莞创新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举办“共享文化年”活动,打造“四个100”共享文化项目,推出超过2600场公益文化活动,撬动海量的社会文化资源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社会力量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生力军效应初步显现。(撰文:南方日报见习记者章倩倩记者李玲玉龚名扬)

标签: 发展中心 品质效能 共享文化圈 生动实践

推荐阅读

我省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税费缓缴可延期4个月

本报讯(王钊记者程瑶)日前,记者从省税务局了解到,我省已享受延缓缴纳税费50%的制造业中型企业和延

二十大精神进基层|奋发有为建设现代化新森工

连日来,龙江森工集团大海林林业局有限公司各级党组织、广大干部职工以多种方式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观

重点聚焦!黑龙江漠河机场试飞成功

11月2日12时54分,随着一架南航空客A320客机平稳降落在黑龙江漠河机场跑道上,标志着漠河机场实

鹤岗检察机关:“四必须”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

近期,鹤岗市检察机关坚持“四必须”原则,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常态化,办案质效不断提升。扫黑除

环球快讯:林长制“治”出绿水青山新生态

穿上迷彩服,带上一壶水。日前,柴河林业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柴河局)晨光林场场长、场级林长游建伟和场里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城市